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欣欣旅游手机版欣欣旅游手机版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上海 > 上海旅游景点 > 枫泾古镇 旅游景点推荐
上海枫泾古镇AAAA

想去0

去过0

三百园

shanghai.cncn.com    上海欣欣旅游网
    
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一座宋代的建筑――三百园了,这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,和一座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后花园。他的原主人叫陈舜俞,字令举,号白牛居士,是我们枫泾人,当时在朝廷中位列屯田员外郎,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农业部副部长,虽官居高位,但他一生两袖清风,廉政正直,因看不惯朝廷中的一些丑恶现象,几次罢官,隐居故里平时喜欢吟诗作画,学识渊博,与诗人欧阳修、苏东坡、司马光交往甚厚,称为莫逆之友,经常在一起喝酒作诗,谈笑人生。死后,司马光还为他写了凭吊诗:“海隅方万里,豪 ?h几何人,百沐求才尽,三薰得士新,声华四方耸,器业一朝伸,他日苍生望,非徒泽寿春。”意思说天涯海角方圆几百里,能找出几个象他这样有杰出才能、才智出众、正直、贤良的人呢?百里之内才求得这样一个人才,他是经过三起三落才得以声誉四方。他为百姓所
 
  做的事,是天下苍生有目共睹的,并没有因为大起大落而荒度一生。苏东坡也曾“哭祭其殡”,到他的棺材前哭着为他写了祭文,后来陆游为这篇祭文作跋道:“东坡前后集祭文凡40首,惟祭贤良陈公辞指最哀。读之使人感叹流涕。”这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记录了陈舜俞丰功业绩与坎坎坷坷的人生,每幢房子都反映了他当官的艰辛历史,因旅游开放我们赋予他新的含义,里面展示了三百多件展品――百灯、百篮、百行等代表物件故称三百园。
    陈舜俞(原枫围乡北庙港人)即现在的位置,宋庆历六年(1046年)进京赶考,考中乙科进士,任明州的观察推官,浙江的天台从事等职位,在浙江当官只有一年父亲就病故了,他只好带着父亲的棺材回到了枫泾,当时家中条件并不宽裕,只有一间庭院,回到家后,葬了父亲就闭门发奋读书。宋嘉?v四年(1059年)考取制科第一,任职光禄丞,后又提升为秘书省著作任郎等官职;在任职中,他廉洁秉公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,经常把家里的钱接济于穷苦老百姓。在过去朝廷中为官,俸禄足可以建三进三落的大宅院,可由于平时的廉洁,竟拿不出银两造房,一直到宋熙宁三年(1070年)提升为屯田员外郎,他才建了第二幢房子,即现在的百篮馆。当时,宰相就是王安石,他主持变革推行“青苗法”,可陈舜俞受封建老思想的影响,竟上书反对,认为此举“有逆朝廷,非王道之举”。故受到朝廷大部分人反对,并被贬为谪监南康军盐酒税官,他心中大为不快,无心做官。任职期间,经常与太傅刘凝文游玩江西庐山,骑着白牛,故称“白牛居士”,宋熙宁五年,终究弃官隐居枫泾老家,终日邀友吟诗,牵着白牛往来于白牛荡上,还为枫泾的海慧寺撰写了《海慧院藏经记》,松江《超果天台教院记》及青浦《布金院经藏记》等。由于他的清风亮节,后人为了纪念他,就把枫泾的别称叫“白牛村”、“白牛镇”,还在镇西为他修了一座桥叫清风桥及清风阁茶楼。
  宋熙宁七年,王安石罢相,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皇上即招他入宫为官,并得知他为官清廉,两袖清风,连第三座庭院都无钱建造,就下旨地方官为他修建,还得知他爱好吟诗,就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可以吟诗作画的后花园。可好景不长,他做官只做了一年,王安石再次做宰相,他又再次罢官,回来后立书发誓,绝意仕进,永不做官。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写了大量的诗作,如《都官集》、《应制策论》、《庐山记略》,在后花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留下来的墨宝。
 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陈舜俞第三次当官,皇上亲自下旨叫地方官为他建造的后花园,园内曲径通幽,鸟语花香,是一处吟诗作画的江南园林,园虽不大,只有1亩之内,但它却把一年四季的景色全浓缩在此,东、南、西、北四角分别栽种了四季不同的鲜花野果。你们看,东南角是春,栽种了桃花、柳树、铁杆海棠、紫藤枸骨刺等植物,每到春雷打响之后,桃红柳绿,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;西南角是夏,栽种了上海市市花白玉兰、杨梅,盛夏时节,如白玉般的白玉兰香气袭人的绽放着,满树红红紫紫的杨梅,使人一看就垂言欲滴;西北角是秋,红红的枫叶、果实累累的芭蕉代表着收获的季节已到了;东北角是冬,有代表长寿的松柏,和不怕严寒的冬青腊梅,值身于此,真的有点象陶渊明所说,仿佛进入世外桃源,留连忘返了。
  园内最高处有一小亭,名留春亭,亭名是根据宋代高僧法号德葵大师所写的一首诗而提名的,“闻谈茅亭著意浓,留连美景一壶中。歌声不放莺声老,酒面常陪花面红,倚迸玉簪穿落日,柳拖金线系东风。时人尽道春归去,疑是桃源路忽通。”陈舜俞由于对朝廷的不满,弃官还乡,立书发誓,永不做官,每日邀友在此园中喝酒对诗,当时的欧阳修、苏东坡、司马光都到此来过。正如诗中所写:在亭子里,面对美景,喝酒对诗,说说笑笑,意境很浓,心情特别舒畅。尽管亭旁没有美妙的歌声陪伴,老去的黄莺也不在鸣叫,只有鲜红的花儿陪着醉红的面孔,但却能用头上的玉簪穿住落日,用金线般的杨柳揽住东风,大家都说春天已去了,但在这里却怀疑到桃花源的路刚刚才通。诗中道出了陈舜俞隐居后的心境和对园子的迷恋,此景、此情,取名留春亭,真的是相得益彰的。
  走下假山,又有一亭,名醉眠亭,小亭一面临墙,一面临水,坐在亭中,满园景色尽收眼底。池中荷花香远益清。有一小岛,犹如蓬莱仙岛,岛上有一太湖石,上写“醒魂”。意思是醒悟的意思,把事情看的很透彻。陈舜俞弃官后,每次喝醉就在这间小亭里小睡一会儿,感觉如在仙境,官场上的一些烦恼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,把心中的不快全抛之脑后,留下来只有醒悟后的痛快,故他写道“酒胆长轻六印腰,醉中一枕敌千朝。兴亡藐比荣枯柳,聚散看同旦暮潮。酐法本应尘外有,醒魂徒向水边招。已闻佳士过从约,不似江东返去挠 。意思是说:系在腰中的酒壶一直是喝空的,醉后小睡一会儿醒来就觉的好几个朝代都过去了,成功与失败好比是杨柳发芽与落叶一样。当官与罢官,聚聚散散就好比白天的日出、日落退去的潮水,青苗法不应该在尘世间推行开来,喝醉了忽然醒悟想想一切都是一场空,现在知道在朝廷中有很多大臣们也赞同“青苗法”,我的失败就让他如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吧。
  走出醉眠亭,穿过长廊便来到了当时陈舜俞的书房“一枕堂”了,“醉中一枕敌千朝”,当年的陈舜俞在这间书房里写下了很多有名的杰作。堂前一副对联写到:“海隅方万里,豪 隽几何人,百沐求才尽,三薰得士新”。这是陈舜俞的好友,著名诗人司马光凭吊陈舜俞时所写的,意思说:“天涯海角方圆万里,能找到几个象他这样有杰出才能、才智出众、正直的人呢?百里挑一的人就是他了,他是经过三翻四复的考验,深受老百姓爱戴的一名贤良。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司马光与陈舜俞交往甚密,了解颇深,一片敬佩赞扬之心。
  出一枕堂旁边又有一太湖石,上写“聚散”二字,“聚散看同旦暮潮”。大家有兴趣的话,可以在此拍照照片做个纪念,它告诫世人: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当官与罢官,聚聚散散是很平常的事情,应该想得开些,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。
 
地址:上海金山区枫泾镇 [上海]
上海枫泾古镇官网:http://www.shfj.cn
上海枫泾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